▲2025年8月14日《检察日报》第10版 地方视窗·形象
广东省肇庆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面向西南的门户枢纽。肇庆市鼎湖区检察院深度对接湾区所向、港澳所需,锚定打造湾区产城融合经济强区的“位”与“势”,创新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揽子”举措,着力构建“党建引领—融合赋能—递进监督—创新驱动”的立体化检察工作体系,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党建引领,塑优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供应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汉坤表示:“作为政法编制仅有28人的基层检察院,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团队、出台专项方案,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法治供给’。”该院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驻工商联优化营商环境检察服务联络机制,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肇庆新区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保障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将检察工作融入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检察服务联络机制,检察机关既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体检等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又畅通企业合法权益法律监督线索反映渠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上,某涉案企业负责人说。
原来,该企业负责人正是通过驻工商联检察服务联络站了解到检察职能后,前往鼎湖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申请立案监督。受理案件后,该院迅速成立专案组,针对案件焦点问题,查阅交易明细5000余条、查看监控录像近10个小时,组织多方论证,最终认定该案当事人涉嫌盗窃罪,依法监督公安机关作出立案决定。经该院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被法院判处相应刑罚。
融合赋能,织密营商环境司法保障“防护网”
“感谢检察官帮我解决了多年的诉讼纠纷,现在公司终于可以重新投入生产,恢复日常经营。”近日,某企业负责人胡某向鼎湖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表达感谢。
原来,胡某因公司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向朋友谢某借款105万元,但在仅剩19万元欠款未归还时,谢某却以其拖欠款项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归还全额105万元欠款及利息。在多年上诉无果后,胡某到检察院寻求帮助。受理该案后,该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案小组经调查厘清案件基本事实,认为谢某在法庭作出不实陈述,但该行为尚未涉嫌虚假诉讼罪。为切实化解双方矛盾纠纷,办案检察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通过摆证据、释法理、明后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签订和解协议。最终,在检察机关的帮助下,困扰企业近7年的债务诉讼纠纷得到化解。
该案的办理正是该院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用心打造企业和群众“家门口”检察院的一个缩影。该院致力于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工作模式,“线下”成立肇庆新区刑事检察办案中心、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打造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线上”推出检企(民)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4年以来,该院办理涉企刑事案件32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38.2万元;化解涉企行政争议4件,办理民事支持起诉18件,为劳动者追回款项约34万元;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问题,该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24份,引导企业守法规范经营。
递进监督,打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组合拳”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具体个案的公平正义,更在于守护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公平正义。”陈汉坤表示:“从个案办理到行业整治,我们通过递进式监督,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变得更加可触可达。”
针对办案发现的寄递、道路养护、旅游民宿等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该院创新“实地走访+检察建议+行业治理”办案模式,以“三个善于”推动检察履职实现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在办理一起涉绿化工人交通肇事案中,检察官敏锐发现道路养护作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经实地走访发现,涉事工人所在企业在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教育、作业防护措施、工人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存在不足。该院随即通过向企业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提出整改意见。经进一步排查,该院发现在辖区道路作业现场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并非个例,在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基础上,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全区绿化企业代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的效果提升。
“感谢检察机关,现在公司不仅定期为我们安排安全培训,还在作业路段增设安全设施,让我们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案后回访时,工人们露出满意的笑容。
创新驱动,激活营商环境数智监督“新引擎”
鼎湖区旅游资源丰富,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浪潮中,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餐馆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以前我们不知道要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还好有检察机关的督促,让我们赶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安装好。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安全保障设施也跟上了。”在一家农家乐餐馆,老板正在招待前来就餐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两个月前,该餐馆曾因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被反映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收到线索后,鼎湖区检察院立即安排干警实地走访辖区农家乐餐馆,了解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情况,并运用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中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全生产类案监督模型”进行数据对碰分析,发现辖区共有100余家农家乐餐馆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为凝聚治理合力,该院在依法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同时,与全区7个属地镇街政府沟通,推进有关部门与镇街签订《农家乐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协作备案录》,加强信息互通、工作协同,实现农家乐餐馆燃气安全问题的源头治理。
在数字赋能源头治理上,该院积极探寻良法善治“最优解”。该院以数字检察为抓手,建立运用企业经营柴油未依法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法律监督模型、督促规范民宿业经营大数据监督模型、耕地占用税法律监督模型等近20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赋能办案,进行数据碰撞12万余条,发现相关案件线索,通过核查有效线索形成案件材料,立案办理53件,推动餐饮安全、机动车维修、民宿新业态经营、企业税收优惠等多个领域规范治理,促使各类经济主体守法经营。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该院为湾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肇庆范本”,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严惩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深化知识产权检察履职,助力破解新业态监管难题,参与整治恶意欠薪,开展耕地占用税征缴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融入社会治理。该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的系列举措,获得上级检察院肯定。此外,该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项目获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发展提质类项目三等奖、在肇庆市“西江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该院打造的“鼎新向荣”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文化品牌获评全市检察机关改革创新精品案例,该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已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
来源:检察日报
编校:翁绮琳
审核:李豪、李思欣
【检察日报】肇庆鼎湖:检察助力优化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5年8月14日《检察日报》第10版 地方视窗·形象
广东省肇庆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面向西南的门户枢纽。肇庆市鼎湖区检察院深度对接湾区所向、港澳所需,锚定打造湾区产城融合经济强区的“位”与“势”,创新出台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揽子”举措,着力构建“党建引领—融合赋能—递进监督—创新驱动”的立体化检察工作体系,助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党建引领,塑优营商环境法治服务“供应链”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汉坤表示:“作为政法编制仅有28人的基层检察院,我们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专门机构、配备专业团队、出台专项方案,为经济发展提供充分有效的‘法治供给’。”该院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管委会党支部结对共建,建立驻工商联优化营商环境检察服务联络机制,出台《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服务保障肇庆新区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服务保障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保障广东省(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效履职,将检察工作融入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局,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检察服务联络机制,检察机关既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普法宣传、法律体检等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又畅通企业合法权益法律监督线索反映渠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涉法涉诉问题。”在优化营商环境联席会议上,某涉案企业负责人说。
原来,该企业负责人正是通过驻工商联检察服务联络站了解到检察职能后,前往鼎湖区检察院12309检察服务中心申请立案监督。受理案件后,该院迅速成立专案组,针对案件焦点问题,查阅交易明细5000余条、查看监控录像近10个小时,组织多方论证,最终认定该案当事人涉嫌盗窃罪,依法监督公安机关作出立案决定。经该院依法提起公诉,被告人被法院判处相应刑罚。
融合赋能,织密营商环境司法保障“防护网”
“感谢检察官帮我解决了多年的诉讼纠纷,现在公司终于可以重新投入生产,恢复日常经营。”近日,某企业负责人胡某向鼎湖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表达感谢。
原来,胡某因公司开展经营活动需要向朋友谢某借款105万元,但在仅剩19万元欠款未归还时,谢某却以其拖欠款项将其诉至法院,要求归还全额105万元欠款及利息。在多年上诉无果后,胡某到检察院寻求帮助。受理该案后,该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专案小组经调查厘清案件基本事实,认为谢某在法庭作出不实陈述,但该行为尚未涉嫌虚假诉讼罪。为切实化解双方矛盾纠纷,办案检察官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开展调解,通过摆证据、释法理、明后果,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签订和解协议。最终,在检察机关的帮助下,困扰企业近7年的债务诉讼纠纷得到化解。
该案的办理正是该院不断优化服务效能,用心打造企业和群众“家门口”检察院的一个缩影。该院致力于构建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融合履职工作模式,“线下”成立肇庆新区刑事检察办案中心、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行政争议多元化解工作室,打造法律服务绿色通道;“线上”推出检企(民)通互联网服务平台,“线上+线下”一体化护航新质生产力发展,纵深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2024年以来,该院办理涉企刑事案件32件,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338.2万元;化解涉企行政争议4件,办理民事支持起诉18件,为劳动者追回款项约34万元;针对办案中发现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不规范问题,该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24份,引导企业守法规范经营。
递进监督,打好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组合拳”
“司法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现具体个案的公平正义,更在于守护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公平正义。”陈汉坤表示:“从个案办理到行业整治,我们通过递进式监督,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变得更加可触可达。”
针对办案发现的寄递、道路养护、旅游民宿等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该院创新“实地走访+检察建议+行业治理”办案模式,以“三个善于”推动检察履职实现由个案到类案、由一域到全域的源头治理、系统治理。
在办理一起涉绿化工人交通肇事案中,检察官敏锐发现道路养护作业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经实地走访发现,涉事工人所在企业在安全制度建设、安全培训教育、作业防护措施、工人安全意识提升等方面存在不足。该院随即通过向企业公开宣告送达检察建议,提出整改意见。经进一步排查,该院发现在辖区道路作业现场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形并非个例,在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基础上,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协调,为全区绿化企业代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再到社会治理的效果提升。
“感谢检察机关,现在公司不仅定期为我们安排安全培训,还在作业路段增设安全设施,让我们的人身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案后回访时,工人们露出满意的笑容。
创新驱动,激活营商环境数智监督“新引擎”
鼎湖区旅游资源丰富,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浪潮中,很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农家乐餐馆成为游客的“网红打卡点”。
“以前我们不知道要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还好有检察机关的督促,让我们赶在旅游旺季来临之前安装好。现在店里生意越来越好,我们的安全保障设施也跟上了。”在一家农家乐餐馆,老板正在招待前来就餐的客人,忙得不亦乐乎。
两个月前,该餐馆曾因没有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存在安全隐患,被反映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收到线索后,鼎湖区检察院立即安排干警实地走访辖区农家乐餐馆,了解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情况,并运用全国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管理平台中的“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全生产类案监督模型”进行数据对碰分析,发现辖区共有100余家农家乐餐馆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为凝聚治理合力,该院在依法向有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的同时,与全区7个属地镇街政府沟通,推进有关部门与镇街签订《农家乐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协作备案录》,加强信息互通、工作协同,实现农家乐餐馆燃气安全问题的源头治理。
在数字赋能源头治理上,该院积极探寻良法善治“最优解”。该院以数字检察为抓手,建立运用企业经营柴油未依法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法律监督模型、督促规范民宿业经营大数据监督模型、耕地占用税法律监督模型等近20个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通过大数据赋能办案,进行数据碰撞12万余条,发现相关案件线索,通过核查有效线索形成案件材料,立案办理53件,推动餐饮安全、机动车维修、民宿新业态经营、企业税收优惠等多个领域规范治理,促使各类经济主体守法经营。
从“办理一案”到“治理一片”,该院为湾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肇庆范本”,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严惩企业内部腐败犯罪,深化知识产权检察履职,助力破解新业态监管难题,参与整治恶意欠薪,开展耕地占用税征缴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融入社会治理。该院服务保障营商环境建设的系列举措,获得上级检察院肯定。此外,该院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项目获广东省“先锋杯”工作创新大赛发展提质类项目三等奖、在肇庆市“西江杯”工作创新大赛二等奖。该院打造的“鼎新向荣”法治化营商环境检察文化品牌获评全市检察机关改革创新精品案例,该院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已在全市检察机关推广。
来源:检察日报
编校:翁绮琳
审核:李豪、李思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