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正义网:以检察之力守护文化遗产
时间:2023-12-25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年来,广东省封开县检察院秉承“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理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


为茶船古道赶走“不速之客”


西有茶马古道,东有茶船古道。


广东封开县地处西江、贺江、东安江三江交汇处,水网发达,是茶船古道的重要中转节点。2023年5月,封开县检察院干警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指出,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木双镇东安江段(贺江支流)水浮莲泛滥问题突出,可能影响行洪、航运安全、破坏贺江流域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


收到线索后,封开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苍梧县检察院组织沿江镇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现场巡查,深入了解核实情况,召开关于贺江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协同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推动问题解决。


6月14日,广东封开、广西苍梧两地检察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书,并采取联合公开宣告的形式送达。宣告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的目的和意义,并重点围绕水浮莲泛滥公益诉讼案件,从事实认定、适用法律、释法说理等方面向参会人员作了说明。被监督的行政单位负责人现场签收检察建议后,迅速组织整改。目前,东安江已恢复水清景美的景象。


封开县检察院秉持持续跟进监督的检察公益诉讼理念,由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不定期对贺江流域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茶船古道整洁无漂浮物。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磋商等方式,该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履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让革命遗址焕发“星火荣光”


革命遗址是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宝库,让革命遗址承载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封开县检察院主动与党史研究部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对接,准确掌握辖区内红色革命资源名录及现状底数,共摸排出红色革命资源53处,经调查发现,平凤镇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革命烈士龙拔汉同志故居)存在墙体坍塌、楼顶破损、屋内堆积杂物等问题。


为此,封开县检察院依法组织人大代表、县委宣传部、县党史研究室、县博物馆、平凤镇政府及当地村委代表、烈士后人等,在平凤镇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召开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向与会代表介绍案件办理情况以及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属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与履职情况详细研讨了思礼乡农会旧面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修复计划。


“目前,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已最大程度恢复原貌,总体保护较好,周围环境整洁肃穆,已作为广东省红色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今年8月,封开县检察院开展红色资源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回头看”时,平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检察官介绍道。


每一个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我们不能止步于思礼乡农会旧址修葺完成,如何激活其红色资源价值,实现一体保护活化利用,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封开县检察院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地调查史前人类遗址和历史文物37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份,督促整改修复18处文物遗址,为5名英烈正名并纳入烈士英名录,推动解决840多万元修葺专项经费对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复。


为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


2023年9月,封开县检察院在依法履职中发现,辖区内的疍家文化长廊因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棚顶和展船破损、船体铁钉生锈外露等问题,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影响疍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该院向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发出了磋商函,目前,疍家文化长廊已完成原貌修复。


封开,是西江入粤第一站,江河物资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疍家文化,至今依然影响着广府人的生活。如何促进疍家文化等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性整体保护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西江流域沿岸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10月23日,西江流域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区域协作研讨会暨联签协作意见工作会议在珠海斗门举办。


会上,封开县、珠海市斗门区、江门市新会区、佛山市三水区、云浮市云安区、中山市第一市区检察院六家检察院联合会签《关于建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根据意见,六地检察机关将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为抓手,相互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利于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违法行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整改到位,积极提升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水平,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广信文化撑起更大的“保护伞”。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媒体报道

正义网:以检察之力守护文化遗产

时间:2023-12-25  作者:  新闻来源:  


近年来,广东省封开县检察院秉承“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理念,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助力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利用。


为茶船古道赶走“不速之客”


西有茶马古道,东有茶船古道。


广东封开县地处西江、贺江、东安江三江交汇处,水网发达,是茶船古道的重要中转节点。2023年5月,封开县检察院干警收到“益心为公”志愿者线索指出,封开县大洲镇岐岭村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木双镇东安江段(贺江支流)水浮莲泛滥问题突出,可能影响行洪、航运安全、破坏贺江流域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


收到线索后,封开县检察院第一时间启动跨区域协作机制,联合苍梧县检察院组织沿江镇政府以及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现场巡查,深入了解核实情况,召开关于贺江流域生态环境跨区域协同治理工作联席会议,推动问题解决。


6月14日,广东封开、广西苍梧两地检察院依法制发检察建议书,并采取联合公开宣告的形式送达。宣告会上承办检察官介绍了公开送达检察建议书的目的和意义,并重点围绕水浮莲泛滥公益诉讼案件,从事实认定、适用法律、释法说理等方面向参会人员作了说明。被监督的行政单位负责人现场签收检察建议后,迅速组织整改。目前,东安江已恢复水清景美的景象。


封开县检察院秉持持续跟进监督的检察公益诉讼理念,由公益诉讼检察部门不定期对贺江流域整治情况开展“回头看”,确保茶船古道整洁无漂浮物。通过公益诉讼诉前磋商等方式,该院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联动履职,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让革命遗址焕发“星火荣光”


革命遗址是独一无二的红色资源宝库,让革命遗址承载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是历史赋予的时代要求。


近年来,封开县检察院主动与党史研究部门、退役军人事务管理部门、文物保护部门等对接,准确掌握辖区内红色革命资源名录及现状底数,共摸排出红色革命资源53处,经调查发现,平凤镇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革命烈士龙拔汉同志故居)存在墙体坍塌、楼顶破损、屋内堆积杂物等问题。


为此,封开县检察院依法组织人大代表、县委宣传部、县党史研究室、县博物馆、平凤镇政府及当地村委代表、烈士后人等,在平凤镇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召开公益诉讼诉前磋商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承办检察官详细向与会代表介绍案件办理情况以及对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的重要性紧迫性,属地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与履职情况详细研讨了思礼乡农会旧面临的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修复计划。


“目前,封川二区思礼乡农会旧址已最大程度恢复原貌,总体保护较好,周围环境整洁肃穆,已作为广东省红色教育基地对外开放。”今年8月,封开县检察院开展红色资源和文物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回头看”时,平凤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向检察官介绍道。


每一个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我们不能止步于思礼乡农会旧址修葺完成,如何激活其红色资源价值,实现一体保护活化利用,是我们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封开县检察院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扎实开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实地调查史前人类遗址和历史文物37处,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0份,督促整改修复18处文物遗址,为5名英烈正名并纳入烈士英名录,推动解决840多万元修葺专项经费对革命文物、烈士纪念设施进行修复。


为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撑起“保护伞”


2023年9月,封开县检察院在依法履职中发现,辖区内的疍家文化长廊因日常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棚顶和展船破损、船体铁钉生锈外露等问题,既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也影响疍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该院向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发出了磋商函,目前,疍家文化长廊已完成原貌修复。


封开,是西江入粤第一站,江河物资丰富,形成了独特的疍家文化,至今依然影响着广府人的生活。如何促进疍家文化等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区域性整体保护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西江流域沿岸地区亟需解决的问题。


10月23日,西江流域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区域协作研讨会暨联签协作意见工作会议在珠海斗门举办。


会上,封开县、珠海市斗门区、江门市新会区、佛山市三水区、云浮市云安区、中山市第一市区检察院六家检察院联合会签《关于建立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区域协作机制的意见》。根据意见,六地检察机关将以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为抓手,相互协作配合,形成监督合力,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利于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违法行为,督促行政机关依法履职、整改到位,积极提升西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协同保护水平,为岭南文化、广府文化、疍家文化、广信文化撑起更大的“保护伞”。